可可豆殼成生物炭抵碳排 農業與建築都可應用

德國一家環保科技公司業者抓起一大把黑色粉末,這是大人小孩都愛的巧克力原料、可可豆的外殼,再經過特殊技術將它們製作成生物炭,緩解氣候變遷對生活的影響。

為了避免在製造生物炭時,在運送原料的過程中反而排放更多碳,因此都是從附近周圍的工廠開始合作。

環保科技公司工程師昆斯泰特表示,「這些可可豆外殼是我們從合作夥伴那裡取得的,它就在我們的工廠旁邊,這也是我們與他們建立夥伴關係的原因。」

位於德國漢堡易北河邊的工廠,總是瀰漫著淡淡的巧克力香氣。工廠裡,技術人員將可可豆殼倒入機器中,在無氧的環境下再經過攝氏600度的高溫加熱,可可豆殼搖身一變就是生物炭了。這項技術目前還是屬於起步的階段,但卻讓減碳目標更進一步。

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研究顯示,人類每年產生約400億噸的二氧化碳,如果妥善運用生物炭,就能抵銷其中的26億噸了。

目前生物炭也嘗試用於肥料中。環保科技公司執行長史騰隆表示,「令人非常興奮的是,生物炭實際上含有高含量的碳,你可以利用植物的優勢,基本上植物吸收二氧化碳,你把生物炭固體產物放於在土壤裡,你就擁有了碳匯效果,藉著這些碳匯的形成,你已經阻止了二氧化碳再排放回大氣中。」

生產生物炭的成本其實不低,每噸大約1000歐元(約3萬3000台幣),讓許多農民卻步。因此環保科技公司將生產出來的生物炭分裝成小包裝,提供給當地農民購買。

第一次使用生物炭的農民施密特表示,「一方面是為了測試它的效果,因為我們這裡的土壤屬於沙質,正如你所看到的,當風很強時土壤很快就會被侵蝕,我們希望透過生物炭增加土讓中的腐殖質,儲存更多的水分,為植物提供更多的養分,這實際上也是生物炭的目的。」

有專家說,這種肥料在熱帶氣候效果較佳,而且也不是所有土壤都適合加入生物炭。

但環保科技公司看好生物炭的市場前景,以出售減碳證書的方式,要求企業出資生產,抵銷他們的碳排量,而各界目前也嘗試將生物炭做成綠色混凝土,應用於建築業上。生物炭產業聯合會則預估,與2022年相比,今(2023)年的產量有望增加將近1倍,達到9萬噸。

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
蕨類「滿江紅」重現花蓮農田 吸引民眾目光
溫室栽種埋暗管、養液滴灌 改善土壤鹽化
因應疫情威脅 漢光納「生物疾病演練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