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加入會員,專屬活動優先通知!

IEA最新報告: 再生能源大爆發,成長速度超越化石燃料兩倍【永續會研究室】

IEA最新報告: 再生能源大爆發,成長速度超越化石燃料兩倍【永續會研究室】

IEA最新報告用明確的數據佐證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。

Shutterstock

再生能源是達到淨零的重要手段,但到底對於減碳有怎樣的效果?國際能源署的最新報告,提供了明確的數據:若是沒有過去五年的綠能加持,全球碳排將增加三倍!

【永續會研究室・國際雙週報系列】全球氣候變遷、淨零承諾等議題,喚起全人類對永續的意識。「天下永續會」從企業實踐ESG的視角,能夠展現世界公民對環境的責任,我們從剖析國際間最新的永續趨勢,帶領企業在動盪時代下,觀察永續創新的各種可能。

如何減緩氣候變遷?發展可再生能源!國際能源署(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,IEA)的最新報告,給了這個老生常談的答案,卻用明確的數據佐證。

甫於2024年3月初公布的《清潔能源市場監測報告》( Clean Energy Market Monitor)指出,2023年疫情後全球能源需求成長加速,加上中國、美國等地的乾旱,改用化石燃料發電來彌補短缺的水力發電,導致跟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創下374億噸的新高。不過,因為太陽能、風電、核電、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科技的持續擴張,去年與能源相關的碳排量增幅為4億1千萬噸,反而少於上個年度的增幅(4億9千萬噸)。事實上,如果缺少清潔能源的投入,過去五年(2019至2023年)全球的碳排量將增加三倍。

IEA在首度針對清潔能源市場進行的報告中分析,受惠於政策支持和成本的持續下降,清潔能源投資連年成長,在2023年創下1.8兆美元的新高,比2019年成長了近50%。自2019年以來,清潔能源的成長速度,以二比一的比例,超越了化石燃料的成長速度。

從2019到2023這五年間,再生能源(包括太陽能、風電、水力)產出的綠電,共增加了1800 太瓦時(TWh)。相較之下,利用化石燃料(包括煤炭跟天然氣)產生的「灰電」則約略少於850TWh,甚至比太陽能(910TWh)跟風電(885TWh)來的低。

從終端使用來看,也是同樣的情境。隨著電氣化程度的提高(例如電動車)和綠電的供應增加,過去五年綠電使用量增加了約6焦耳(EJ),先進生質燃料的成長則約是2.3 EJ,相當於化石燃料能源使用量(包括灰電跟直接使用化石燃料)的兩倍。

「疫情、能源危機和地緣政治不穩定,都有可能破壞建立更清潔、更安全的能源系統的努力。相反地,我們在許多經濟體中看到了相反的情況。儘管2023年全球能源需求成長比2022年更加強勁,但清潔能源轉型仍在快速推進並控制排放,」IEA執董比羅爾(Fatih Birol)在新聞稿中表示。

清潔能源投資連年成長,在2023年創下1.8兆美元的新高。圖片來源/Shutterstock

太陽能與風電,減少化石燃料需求的主要推手

從2019年到2023年,每年減少的煤炭需求量約為5億8千萬噸煤炭當量(580 million tonnes of coal equivalent,Mtce)。 相較之下,同期全球每年的煤炭需求,則是4億4千萬噸(440 Mtce)。降低煤炭需求的最大功臣,無疑是太陽能跟風電,前者每年可減少的煤炭需求約為3億2千萬噸(320 Mtce),後者則是2億3千5百萬噸(235 Mtce)。 這兩種綠能減少的煤炭需求總量,相當於印度和印尼兩國在2023年火力發電消耗的煤炭總量。

太陽能與風電也是壓低天然氣需求的推手。過去五年,全球天然氣每年減少的需求量約為180bcm (註:billion cubic metres,十億立方公尺,是天然氣計量單位),光是這兩種再生能源減少的需求量就有155bcm,相當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透過天然氣管線輸往歐盟的出口量(2021年約為150 bcm)。

IEA的新分析顯示,過去五年清潔能源的推廣,大幅限制了化石燃料需求的成長,有助加速擺脫化石燃料的淨零轉型。不過,轉型仍舊面臨挑戰,因為這些技術高度集中於已開發經濟體和中國,世界其他地區仍遠遠落後。2023年,中國和已開發經濟體,佔太陽能與風電新增產能的90%,以及全球電動車銷量的95%以上。

最大排碳國,也是再生能源最大國

其中,身為全球最大碳排國的中國,也是清潔能源科技建置速度最快的國家。2023年,全球太陽能新增裝置容量年成長高達85%,創下超過420GW的新紀錄,光是中國就佔了這些新增容量的80%以上。2023年全球風電新增裝置量也增加近60%,打破了2020年的紀錄,中國也佔了60%以上。

在電動車部分,2023年全球銷量成長35%達到約1400萬輛,幾乎是每五台售出汽車中就有一台是電動車。中國銷量超過800萬輛,佔全球市場近60%。歐盟市場也成長20%,賣出240萬台電動車,約佔全球市場的25%。美國則是第三大電動車市場,賣出約140萬輛電動車,年成長率超過40%。

在台灣充滿爭議的核電,在2023年的全球新增量也下滑。報告指出,2023 年,全球共有5個新建核反應爐開始運行,分別位於中國、美國、韓國、白俄羅斯、斯洛伐克,新增核電總容量為5.5 GW,比2022年減少30%。過去5年,共有分佈在10個國家的28座核反應器啟動發電,在共計30.5GW的新增核電容量中,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佔了四分之三。中國再度拿下第一,五年間新增的核電裝置容量為11GW,佔全球的三分之一。 

相較於上述幾種清潔能源科技,熱泵跟綠氫電解槽的市場相對仍小。熱泵在2023年銷量下滑3%,因為在高通膨、高利率的經濟環境下,昂貴的大型設備對一般家庭來說是筆大投資,因此消費者態度趨向保守。此外,天然氣價格大多已從2022年的高峰回跌,也降低了以熱泵取代天然瓦斯的誘因。這突顯出一個重點:為了鼓勵人們選擇綠能,透過調整電費或是退稅等政策手段,有其必要性。 

用於製造綠氫的水力電解槽,在2023年也劃下里程碑,新增裝置量大幅激增,飆升至600MW,是2021年創下的240MW高峰的兩倍半,讓2023年的全球裝置容量首度超過1GW的門檻,達到約1.3GW。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新增裝置容量,幾乎相當於全球累積到2022年的裝置容量,顯見這項新興技術具有的潛力。不過,距離實現氣候目標每年所需的數千個GW增幅,仍然相距甚遠。

「近200個國家在12月於杜拜舉行的COP28會議上做出的承諾表明,世界需要採取哪些措施來減少排放下降。最重要的是,我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,使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能夠增加清潔能源投資,」比羅爾表示。

(本文摘自「天下永續會國際雙週報」。欲搶先閱讀最新報導,請加入天下永續會,成為天下ESG生態圈永續夥伴。)

閱讀更多:「永續會研究室」全球最新的永續趨勢

《流域共好》打開流域,打開40年的關渡大橋 🌊